传承沪上记忆,赓续文化根脉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上海卷》新书推荐

创建时间:  2025/10/17  朱大丽   浏览次数:   

谁小时候没听过故事,许多人对童年最温馨的记忆,莫过于依偎在长辈怀中,聆听那些口耳相传的古老故事。故事不仅是童年的枕边慰藉,更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鲜活载体。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演述人的渐渐逝去,大量珍贵的民间故事面临失传的危机。那些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文学“遗珠”,若不及时抢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深植于我们血脉中的文化根脉与集体记忆。在此背景下,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应运而生,旨在举全国之力,将这些行将消逝的民间故事传统重新打捞、系统整理,转化为永不磨灭的纸质文本,供后人阅读、保存、研究与享用。

2025年6月,这项伟大工程中独具上海地方特色的重要成果——《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上海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与期待已久的读者见面。这部沉甸甸的著作,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总编纂,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主编,是上海大学编纂团队历经数载心血,精心打磨的文化瑰宝。

故事卷的编纂历程,本身就是一段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佳话。编纂工作自2018年10月启动,于2019年6月完成文本搜集雏形,历经文本完善、方言注释、撰写附记、绘制流传图谱、采录访谈等工作,展现了新时代的学术亮点。为进一步提升书稿质量,上海大学编纂团队严格遵照中民协制定的编纂原则,始终将探索“上海故事卷”的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置于核心地位。在故事卷的体例设置、科学分类,乃至新时期涌现的“新故事”的收录标准等关键问题上,展开了反复深入的论证与研讨,力求既能体现国家工程的规范性,又能彰显上海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使故事卷更具完整性、真实性和代表性,编纂组先后开展了三轮较为系统的田野调查工作。团队成员不辞辛劳,深入沪上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与民间故事讲述者面对面交流,记录下那些鲜活的口头叙事,为修订完善书稿积累了扎实而宝贵的第一手素材,也培养了上大学子田野调查、深入民众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凝聚着上海大学团队无数心血与智慧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上海卷》,不仅是上海地区民间故事的一次系统梳理与集中呈现,更是上海城市记忆与民众智慧的生动写照。它的出版,无疑是一扇深入了解上海民间文化、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窗口;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对上海地方历史文化怀有深厚情感的读者来说,更是一份能够唤起儿时记忆、领略本土风情、汲取民间智慧的精神食粮。

这部著作的问世,不仅为上海大学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学术成果,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触摸城市文化肌理、赓续民族文化根脉的绝佳机会。让我们共同翻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上海卷》,在那些充满生活气息与智慧光芒的沪上故事中,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与历史温度,让这些珍贵的民间“遗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上海卷》已捐赠图书馆,馆藏地址在宝山流通、钱伟长流通上大文库 ,请大家来了解借阅吧。

(图/文 孟秀芳)



下一条:【新闻】潘守永馆长参加上海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论坛并主持馆长圆桌论坛